一、監控系統設備質量有待提高
近兩年來,國內外已連續發生多起在公共場合針對民眾的重大暴力事件和恐怖襲擊事件,給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傷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社會恐慌。暴力恐怖分子通常都是以小博大,慘無人道,他們發動襲擊時往往殺傷力巨大。
暴恐事件發生后,公安政法機關總是第一時間通過監控系統排查嫌疑人,鎖定目標。可是監控系統的作用難道就僅限于事后偵破案件嗎?在防范、打擊暴恐襲擊方面,監控系統還有多大的進步空間?監控系統如何做到讓暴恐分子無處藏身?
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兩年發生的重大暴力恐怖襲擊事件,看看監控系統在應對這些暴恐事件中的作用,以及探討目前監控系統存在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
事件一:2015年8月17日,泰國曼谷市中心著名旅游景點四面佛附近發生爆炸,致使28人遇難,134人受傷,遇難者中包括6名中國公民。8月18日13時30分許,曼谷Sathon碼頭附近再次發生爆炸。目擊者稱有人站在鄭皇橋上與BTS鏈接的天橋上向下投擲炸彈,所幸炸彈觸到橋柱后反彈掉入河中,并在水中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我們絕對相信泰國警方對此次事件非常重視,然而他們對這次爆炸事件的偵察進度并不十分理想。17日爆炸事件發生后,恐慌情緒已經蔓延,在泰方加強安防的情況下,暴恐分子竟然還有機會于18日再次投擲炸彈。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來說,爆炸事件發生后,我需要第一時間知道暴恐分子是誰,他們何時歸案,以及身邊是否還有其他危險。
8月23日,泰國當局稱通過對安全監控攝像畫面研究,已初步鎖定嫌疑人,警方已經發出逮捕令,并且公布了一張嫌疑人的畫像。那么泰方在爆炸事件發生6天后才初步鎖定嫌疑人,他們的監控系統可能存在哪些不足呢?
視頻監控圖像模糊,監控系統設備質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的高清視頻監控設備相對比較成熟,要保證監控視頻畫面清晰度并不是什么難事。監控圖片是否清晰關系到警方能否通過監控視頻圖像快速鎖定嫌疑人,從而降低暴恐分子二次襲擊的機率,最大限度保證暴恐襲擊發生后民眾不受二次傷害。因此旅游景點、商場、車站機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區域,應該選擇質量更高的監控設備。
視頻監控攝像頭布控存在漏洞,監控布局需細化
泰國爆炸案發生在人口密集的旅游景點附近。根據暴恐事件的特性,暴恐分子偏愛在人口密集的區域發動襲擊,以造成最大的傷害。正因為如此,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大的區域,應增加監控設備的密度,合理布局,減少甚至不留死角。比如,暴恐分子在某個監控畫面中出現一次被鎖定后,無論他們朝哪個方向行動,都能在下一個監控畫面中找到他。或者暴恐分子在監控中出現一次后可以反推他是從哪個方向到達爆炸現場,順藤摸瓜可以一直追溯到他的藏身之處,將余黨一網打盡。
監控設備布控問題并不是什么難以攻克的難題,真正的難題是如何讓安保部門從每一次的事故中吸取教訓,及時改進安防中存在的問題。
事件二:2014年5月22日,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公園北街早市發生爆炸案,是一起性質極其惡劣的嚴重暴力恐怖案件。初步掌握,5月22日7時50分許,暴徒駕駛2輛車沖破防護隔離鐵欄,沖撞碾壓人群,引爆爆炸裝置,造成39人死亡,94人受傷。
2014年5月23日,案件成功告破,實施此案的暴恐團伙共有5名成員,4名現場實施犯罪的暴恐分子當場被炸死,參與策劃的另一名暴恐團伙成員努爾艾合買提·阿布力皮孜于5月22日晚在新疆巴州被抓獲,死亡暴恐分子的身份已經DNA檢驗認定。
在這次暴恐事件中,監控系統對快速破案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然而,以努爾艾合買提·阿布力皮孜為首的5名暴恐團伙早在2013年就已經形成。這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襲擊,在這次襲擊前,他們購買制爆原料和作案車輛,制作爆炸裝置,選定襲擊目標。類似這樣的暴恐襲擊事件是可以防范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在巨大的傷亡之后才去追根溯底,去偵察暴恐分子的前期的活動呢?
邊疆、農村、郊區以及城市旮旯的監控系統有待完善
大家都應該有這樣的感覺,發達地區、城市中心、高檔小區、豪華寫字樓這樣的地方,監控設備無處不在;而邊疆、農村、郊區以及城市旮旯監控系統相對較弱,這些地方往往是暴恐分子的藏身之處。
目前安防行業的中小企業正面臨著一二線城市的強大競爭力,大城市的安防市場早已被海康大華等行業巨頭瓜分,中小企業想在一二線城市的安防市場中分一杯羹簡直難比登天。難道三四線城市,邊疆地區,農村地區的需求就真的不如一二線城市嗎?從國家的反恐態度來看,安防市場這塊蛋糕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很多。安防中小企業想分蛋糕就要抓住機遇,及時將銷售渠道下沉到行業大頭暫時忽視的市場中去,在邊疆、農村等地方開辟自己的道路。這樣一來,中小企業有了市場,三四線城市、邊疆和農村等地的安防監控系統也能有所改善,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事件三: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車站發生嚴重暴恐事件,10余名統一著裝的暴徒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車站廣場、售票廳等處砍殺無辜民眾,這次事件導致29人死亡130余人受傷。
3月3日,經公安部組織云南、新疆、鐵路等公安機關和其他政法力量40余小時的連續奮戰,該案成功告破。
昆明砍人事件與前兩件暴力恐怖事件的區別是:1)嫌犯統一著裝,且都蒙面;2)暴恐分子作案工具為長刀。按照常理,刀具襲擊比炸彈襲擊的威力小,然而我們看到的傷亡數字觸目驚心。
早在2010年,我國就成為了第一個能夠對蒙面或面部不清的視頻監控圖像進行個體識別的國家。每個人行動時的身姿都不相同,將人體生物特征中可用于識別的關鍵特征提取出來,然后與數據庫中的步態特征進行比對,就可以進行身份識別。這項工程最難解決的不是技術層面,而是數據庫的建立。隨著數據庫的完善,類似昆明砍人這樣的案件就可以在發生之前及時防范和控制。
二、借鑒銀行ATM"主動安防"
銀行ATM"主動安防"策略值得借鑒
目前,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體系已經逐步引進了“主動安防”策略。“主動安防”策略包括ATM在交易時具備“人臉識別功能”。如果背后有人靠近或偷窺時,ATM顯示屏上會主動提醒持卡人注意安全。如果取款人用口罩、墨鏡和帽子遮擋相貌特征,ATM將拒絕服務,并提示取款人除去遮擋物。
以昆明砍人事件為例,如果我們的監控系統具備“主動安防”的功能,在統一著裝且蒙面的暴恐分子進入監控畫面后就能加以識別,同時提醒監控顯示器前的值班人員,值班人員及時調度安保人員對可疑人進行盤查,慘案就可以避免了。
當然“主動安防”策略在技術上還有許多亟需開發完善的地方,我相信將來“主動安防”會成為安防研發企業的研究方向。
總結
暴恐事件是關系國家長久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大事件,并且國家對于反恐的態度非常堅決,因此監控系統在反恐中的應用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監控系統如何讓暴力恐怖分子無處藏身?首先保證監控設備質量,提高監控畫面清晰度,在暴恐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破案,震懾暴恐分子;其次完善監控設備布控方式,監控不留死角;然后改善邊疆、三四線城市、農村等地的監控系統,不給暴恐分子藏身機會;最后研發新的安防技術,防微杜漸,在暴恐事件發生前控制暴恐分子。